Cart
Quick

全光谱ToUnify

「重生之旅写作营」从黑暗的温柔中蜕变

对一个个体来说,死亡观,往往代表他的生命观,他如何面对死亡,也决定他如何看待生命。


临终关怀者纪慈恩在临终病房服务十年,她体会到:“你活着的时候是什么样,你的死亡就是什么样。”


所有的人都向死而生,死亡,是所有文化、所有艺术中贯穿始终的话题。即使在欢乐的刹那和幸福的停顿中,人们依然萦绕在死亡深沉的背景里。


当我死时,你听完那阴沉的钟声
向世人宣告我已遁离 
这浊世,与至浊之蛆厮守 
就不要再悼念我:
甚至,你若读到此诗,慎勿忆  
此作诗之手,因为我如此爱你,
如果想念我令你心伤悲,
我宁愿你美好的心思忘了我。
哦!我说,我也许已化尘土之后,
你展看此诗,连我的名字也不要启齿;
让你的爱与我的生命俱灭吧;
以免得意的世人见你哀叹,
在我走后还嘲笑你。


 ———莎士比亚《十四行诗》,71


在霍尔班的《法国大使》这幅画中,两个年轻外交官的友谊被永恒记录在艺术作品中,他们年纪轻轻,却依然拥有着财富、知识、地位等人间崇高的价值,但是他们脸上忧郁的深情,直接对应着隐藏在地毯部位扭曲的骷髅所提示的“一切皆会流逝”。⤵️

当然,最有名的一幅关于死亡的画作,当属这幅十六世纪的作品,来自老布鲁盖尔的《死神的胜利》,其中被瘟疫席卷的欧洲,在恐惧和无力中被摧残,这赤裸的表达,似乎是人类面对生命脆弱易逝的一声沉重的悲叹。⤵️


而在英格玛·伯格曼执导的电影《第七封印》中,“死亡的胜利”这个主题更是被表达到了极致。

第七封印来自于《圣经·启示录》。

羔羊揭开第七印时,天上寂静无声,约半小时。 然后,我看见站在上帝面前的七位天使领受了七支号角。

另一位天使手里拿着金香炉上前来,站在祭坛旁边。他接过了许多香,把香和众圣徒的祈祷一起献在宝座前的金坛上。 这香发出的烟,连同众圣徒的祷告从那天使的手中向上升,直达上帝面前。

羔羊的纯洁无罪,对应着上帝的显现。可是,在电影里,却是一场无辜百姓与死神的较量。

影片中,理想主义的骑士布洛克与死神下了三次棋,他问死神他的秘密是什么?死神回答说,自己是无知的。

这在某种程度上让我们对应到马赛塔罗中的玄机,在这套牌中,死亡这张牌只有数字,却没有名字。

死亡无法被定义,因为它就是无常的呈现。


电影中唯一没有被死神带走的约夫最后看见就在远处的山坡上,死神着带领人所有的人跳起了死亡之舞(死神的胜利)。而活下来的约夫,是个笃信神明的虔诚教徒,这让故事又沉浸在另一种希望之中。

法国诗人艾吕雅曾说:“如果人必须在不可以拥有自己的时间中死去,那么最先死去的必定是诗人。”

而日本诗人、著名纳棺夫青木新门(电影《纳棺夫日记》人物原型)也曾在他的自传中写到:一个诗人的诞生,可能与他年幼时接触过“不可思议的光”有关。


夏尔·皮埃尔·波德莱尔


诗人是最常思考人类命运以及终极死亡的人群。其实,我们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诗人,用不同的方式探索那神秘的边界。

博德莱尔是我心中的冥王诗人,他用诗斧狠狠砸向禁忌的巢穴,将人类的恐惧翻腾出来,残酷地向着读者灵魂深处伤痕累累的体验挥舞。他在《死之舞》中写道:

……

你双目的深渊,充满
可怕的念头,
散发令人眩晕之气,
小心的舞者
看见你三十二颗牙齿的
永恒微笑,都要痛苦恶心,
然而有谁不曾拥抱
骸骨,
谁不曾乐嚼
终归属于坟墓的东西?

香水、服饰、梳妆

又是何物?

死亡到底是什么?我们如何面对?


可以说,很多伟大的作品就是在万劫不复的痛苦中酝酿而生。可是,这些思索和观察,却也伴随着无解。

死亡到底是什么?我们如何面对?人们的心灵一次次被反弹,当艺术成为一种抒发,终极答案的追寻便落在了神话和宗教里,进而,那些古老的智慧开始向着已经做好准备的人打开。



《西藏生死书》中,有这样一段话:“有些著名的西藏禅观大师,在晚上就寝时,会把杯子倒空,杯口朝下放在床边。他们从来不确定隔天是否会醒来,还用得着杯子。时时刻刻他们都想到可能立刻会死。”

生命这么丰满,甚至复杂,可是,又如此简单,因为,一旦呼气后,却吸不进下一口气,就意味着死亡发生了。

你们是否梦见过自己的死亡?那种窒息是否依然历历在目?又是否在与朋友家人开心相处时,突然问自己,这一刻在几十年后,会是什么样的光景?这个就在面前与我交谈的人,有一天会永远沉默。有句话说的是,每个人都活得像是不会死去一样,直到那一刻真的来临,才会认真去考虑本应该如何活着。

对我们来说,死亡是一种氛围。

每个人都会走到这一步。死亡的来临有很多形式,其过程也伴随着不同方式,但是通过死亡而解脱的途径只有一个,就是勇气。首先你有勇气面对,其次你有勇气放下,最后你有勇气解脱。



接近死亡,可以带来

真正的觉醒和生命观的改变


肯·威尔伯在《恩宠与勇气》中写到,面对死亡是一项需要强大的内在方能支持的工作。你要保持精进,时常反省,控制业习,觉察情绪。除此之外,你还要宽恕。宽恕是最有效的自我疗愈之法,甚至可以使他人获得平静。


他的灵魂爱人崔雅在对抗病魔的时候,最喜欢的一种修炼方法,就是自他交换法,也是施受法,简单说就是把他人的痛苦和伤害通过呼吸吸入自己的身体,然后观想它被自己转化成金色的光芒,最后呼气释放出来,让它融入这个被祝福的世界。

全书中最动人的地方,是他们艰难抗争多年,而崔雅依然如脆弱的蝴蝶,在暴雨中死去,崔雅死后,肯处于一种绝对的安静:风暴竟然带走、却也终于带走了这一切:

“那天晚上我一直呆在崔雅的房间里,入睡后我做了个梦,其实不大像是梦,更像是单纯的意向,水一滴一滴落到海里,立即与海水融合。起初我以为这个意向显示崔雅已经解脱,她就是融入大海的小水滴,后来我才明白它更深的含义:我是水滴,而崔雅是那片大海,她谈不上什么解脱,因为她早已经解脱了。真正得救的人是我,我因服侍她而得救了。”


这是一个不可逃避的话题,无论怎样拐弯抹角,最终都会迎头撞上。


无数有过濒死体验的人,借由死亡课题的学习,重生了;无数经历过天灾人祸的人,都改变了整个生命观;无数直面死亡,走入那黑色的温柔的人,都得到了生命最有力的转化。


对我们来说,每一天都在经历死亡,我们的细胞,随时都在此起彼伏地更新迭代;我们随时都在选择新的自己,而旧的那个自己,已经死去——这看上去是个连续的过程,所以我们没有感觉到死亡,死亡似乎是一个门,但事实上,不一定要迈过某扇门,才叫做死去。


重生之旅写作营


4月14日,是玛雅历法中进入白桥波幅的第一天,白桥,它代表的就是死亡,也是转化,更是极强的净化。


借由这一股能断的爆发力,我和梦轲将带领大家进入十三天的死亡主题写作。从思想、信念、生活、创作、自我觉察等方面进行一次全面大清空和生命梳理。


在写作营中,我们会探讨生命、离别、孤独、时间、梦想、爱、勇气、摧毁、重建……以及这趟生命计划的奥秘。


我们会一起直面死亡以及生命中有关的故事,并从情绪到行动进行清理和重整。将陈旧的生活、难以面对的阴影、紧抓不放的信念、毫无来由的恐惧、被抛弃的痛苦、被压抑的分离焦虑……一点点转化成平安和爱,让那些深埋在心里与我们同样渴望被看见的痼疾重见光明,并且被释放。


也许死亡从来不可怕,也并未真实存在;也许所有文化和宗教中对死亡的理解,都与你无关——重点是,你所选择的那个相信,是否发自于这场旅程最无私的初衷。


我们邀请你拿起纸笔,用最传统、朴素的方式,坐在某个干净而安静的空间,加入我们,进入那个看上去幽暗的小路,再从窄门重生,进入看上去没有改变,但却全新的生命


课程亮点

认识层面:不同文明与神话中面对死亡的态度

艺术层面:绘画、诗歌等艺术领域对于死亡的表达

心灵层面:与内在的死亡焦虑和分离恐惧和解并转化

创作层面:通过书写去回应生命并深入对此生旅程的理解

生活层面:深层净化并将力量整合到生活之中获得新生


报名信息

参与费用:399/人/13天

带领人:陈赞羽/陶梦轲

时间:4月13日晚上开营,4月26日晚结束

报名可加微信:fadingtokyo,flyingfish0125

授课地址:荔枝微课+微信群互动

(“全光谱ToUnify”线上荔枝微课)

也可扫码报名


带领人简介:


陶梦轲:心理咨询师,塔罗师,占星师,Reiki灵气治疗师,催眠师。现供职于某高校。中央财经大学心理学系硕士,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访问学者。从事心理咨询工作近十年。师从Steffan Venal系统学习生命之树与透特塔罗;师从Richard Tarnas和JessicaGarfield-Kabbara学习原型占星;师从超个人心理学泰斗Stanley Krippner学习释梦。《塔罗:灵魂之镜》中文译者。


陈赞羽:北京电影学院学士,中国传媒大学硕士,做过编辑、记者、摄影师、纪录片导演。北美第七道光奥秘学校行者(7th Mystery School),萨比恩象征研习者,手账达人,全光谱ToUnify文创品牌主理人。擅长占星、塔罗、灵魂沟通、玛雅历法、生命流动卡。 笔名陈初之,作品发表于《青年文摘》《意林》《美文》《健康女性》等多家纸媒,已出版诗集《春天巴士》《雪山之恋》。


“女神系列课程”预告:欢迎连报


唤醒内在的女神(原型篇-梦轲):399/人/13天(4月27日-5月9日)

召唤时空中的女神(神话篇-梦轲):399/人/13天(6月5日-6月17日)

女神觉醒炼金术(落地蜕变篇-赞羽):399/人/13天(6月18日-6月30日)


连报价格:999/人/36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