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买了那么多微课,有多少是真正对你有帮助的呢?
我是指提升了你的专业技能,或者直接反应到工资上的,仅有启发性的不算。如果仅停留在这个阶段,和看网综、刷美剧其实没什么分别:都是刺激大脑产生多巴胺,让你快乐。不同的是,比起单纯的娱乐消遣,这是打着积极上进大旗的一次又一次自慰。
01.
从主张碎片化学习,到各种知识付费平台的崛起,连外国人都感叹道:中国人,从没有像现在这样热爱学习。
如果你还心怀梦想身在职场,没买过几门线上课程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。就像一个学生再忙,也要抽时间看会儿番剧、刷个弹幕,不然和同龄人都找不到共同语言。职业技能提升、培养一门兴趣、为开启斜杠人生做准备,上微课的理由各有各的不同,结果却惊人地相似——真正带来明显改变的少之又少。
我观察了一下周围上微课的人,大概有这么几种问题(欢迎补充):
1. 跟风:别人买我也买。
看到周围的人都在学,担心自己被落下。闺蜜开始做微商了,据说还不错,我也试试。同事开了公众号做自媒体,现在已经有几万粉,小有名气,我也赶紧开个。周围人都在通过微课学习提升自己,我也不能落下。
想问一下:这一生,你到底要活成谁的盗版?
2. 焦虑:学习让我觉得还活着。
尤其是在互联网领域打拼的小伙伴,你会发现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快,如果不及时跟进,你很快就失业了。
拿网络推广这个职业来说,
2000年~2011年,会SEO和SEM就够了。
2012年~2016年,要懂ASO、活动策划能力。
2016年至今,都在谈增长黑客了。
在《爱丽丝镜中奇遇记》中,红桃皇后说:在这里,你必须保持不断奔跑,才能留在原地。
3. 目标明确,有针对性。
我一个朋友,希望提升自媒体写作能力。从去年到现在,有关写作主题的微课买了4~5门,期间还研读了一些提升写作能力的书。略有小成。
但每次看到一些天生码字如行云流水的人就倍感无力:真是同人不同命,付出和回报完全不成正比。
你在和别人拼努力,别人在和你拼天赋。
02.
如今,学习机会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唾手可得,但消化吸收是个问题。
《天龙八部》中聚贤庄一战,乔峰仅凭一套太祖长拳便力压众高手,令人赞叹。不愧南慕容,北乔峰之名。技术没有高低,理解却有深浅 如果有比学习一门技能更重要的事,那一定是提升学习能力的方法。
我们太渴求学到各种技能、知识、方法,却忽略了很重要的一个面:对学习能力提升的学习。市面上这类内容很少,即使有,也是“如何一年读300本书”、“逆袭人生的时间管理术”、“高效记忆”之类以偏概全没有触及本质的东西。
你的阅读目标现实么?
我们都知道,一年是365天。如果一年读300本书,平均一天多一点读完一本书。如果一年读100本书,也要3天多一点读完一本书。而且,我们平时还要8小时工作,6小时左右的睡眠,再除去吃饭喝水日常交流,这样的目标如何实现呢?
要么是一本书只看几节或者几页,要么又在搞噱头。
再者,阅读量真的重要么?即使重要,也只是其中之一。不可否认,更高的认知往往是建立在自身的庞大知识储备基础上的。但你又怎么解释面对同一本教材,有人考100分、有人徘徊在及格线、有人考了个位数呢?
时间管理的几个流派:
要事第一
这个理论出自柯维的《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》,是用来对事件作出决策的。教你把每天要做的事按重要程度和紧急程度分为:重要且紧急、重要不紧急、不重要但紧急、不重要也不紧急。
然后重点做重要不紧急的,因为这是规划类事项,养成你的条理性。
少做重要且紧急的,这是救火类事项,这类事项多了,一般是没有做好规划。
其他两项要么不做要么让别人做,因为这些事不能对你产生长远影响。
但实际执行中你会发现:这些事其实很难区分象限,并且有些琐事非亲力亲为不可。
清单系
要你把第二天需要做的事儿列出来,然后完成一项勾选一项,核心思想是把事件流程化。但实际执行你会发现,我们会不断被开会、电话等临时事项打断。
这个思想源于阿图·葛文德,作者是个医学工作者,提出《清单革命》的初衷,是因为医生和护士在工作中,常常会对病人状况漏查,出现医疗事故。这其实是用来对待办代办事项进行核查,避免错漏的。
番茄钟系
这个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个民间人士得出的,从未得到过科学验证。万维钢在专栏答疑中指出,25分钟休息一次,这个打断频率也太高了,不适合脑力工作。
其实我们更应该研究的是,如何进入“心流”的状态。就像《异类》的作者,只看到了“一万小时天才定律”,忽略了更重要的“刻意练习”情境。
中国足球一直不行这个问题,有人归结为中国人的素质、社会体质、传统文化,很是可笑。难道为了这门手艺,要举全国之力来一次国民反思么?太简单的归因,是非给即白的成功学;太复杂的归因,是站在学术高度的满嘴跑火车。
提升球技的方法就应该是科学练习,提升学习能力的方法就应该是研究学习本身,而不是什么速读、时间管理、记忆之类的旁门。
03.
做为一个身在职场的资深焦虑者,我从两年多前开始关注如何有效提升学习能力这个主题。期间通过看书、订阅专栏、买微课、和牛人交流等手段,这条脉络逐渐变得清晰多了。
史蒂芬·平克在《心智探奇》中,首次提出心智计算理论。指出:
我们的心智就像是计算机一样,都是由信息输入系统、信息处理系统和结果输出系统三个部分组成。心智面对不同的信息,就相当于计算机面对不同的指令,会启动不同的软件和程序进行处理。所有的这些软件、程序组合起来,就是我们的心智系统。
心智把接收到的信息,用“表征”的方式在大脑中进行加工,然后做出反应,进行输出。表征就是信息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。
这么看来,要想提升我们学习新知的能力,就需要对大脑的输入系统、处理系统、输出系统做全面的优化提升。
对此,我结合许多有关学习方法的多本著作和实际工作反馈整理了5大板块,14个知识要点,如下图:
这解决了如何快速掌握一门新技能核心方法的迷思,体现在工作中,让我2年时间,从APP推广经理、文案策划经理最终成为公司的运营负责人。我把这些心得分享给几个好友,他们都表示,这些内容结构严谨、高效,帮他们解决了职场学习的困惑,并且已经渗透到每天的学习和工作中。
现在,我决定把这些内容分享出来,帮助在成长中心存困惑的你!
iiMedia Research统计,2017年知识付费总用户数达1.88亿,线上学习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常规渠道。但在知道和得到之间还要有个做到,你买到的知识还不是你的,要有化为己用的能力。
我身边的朋友买微课花的钱少的几百,多的几千。看看账单,你花了多少钱呢?
我用2年的时间,买了大量的微课、专栏、书籍,总结出方法后拿到工作上去验证,多次优化调整,整理出一个专题:
《如何快速掌握一门新技能?》
只需要99元,让我们针对如何快速掌握一门新技能这个专题做一次交流。给你个方法,有效得到已经购买课程的核心知识,让告别自嗨式的学习,真正获得成长。